我法名叫淨樂,是一名退休的新加坡警察,今年六十三歲。
我開始學佛念佛,是在四十歲的時候。四十歲以前,我對佛法可以說是完全不相信的。依我以前的性格與生活,沒有人會相信我會學佛。
目前分類:萬德洪名佛號 (157)
- Feb 01 Wed 2017 20:00
一位新加坡的警察的念佛感應
- Jan 23 Mon 2017 15:45
淨土法門法語:師父有什麼好看的,在家裡老實念佛?
1、印光大師,這是我們最近一代的祖師,他老人家專修淨土。印光大師當年在世,對他的那些學生們監督很嚴。
2、印光大師的那些徒弟,凡是聽話的都有成就,凡是不聽話的都沒有成就,聽話的少,不聽話的多!
- Jan 19 Thu 2017 18:03
淨土法門:靜坐念佛時,若感到身體已空,聽不見佛號,是否屬於無明?
問:他底下一個問題,靜坐念佛時,若感到身體已空,聽不見佛號,是否屬於無明?
答:是的,這有點像無想定的邊緣。所以禅定,禅定不是沒有想,如果沒有思想的話,這不是佛教的禅定,這是世間的四禅八定。四禅八定也有境界,真正無想就是四禅八定裡面的無想定,這錯誤,那是無明。禅定這個名詞,禅是梵語禅那,定是中國話,禅跟定很接近,所以把它連起來說。禅翻作靜慮,靜就是定,慮它裡面有念,它有境界,它不是無想。像我們念佛,得念佛三昧,有沒有慮?有,有阿彌陀佛,專想阿彌陀佛,專念阿彌陀佛。其他的統統都不念那是定;專想阿彌陀佛,專念阿彌陀佛,那就是慮,所以念佛是禅。禅是大乘修學的總綱領、總樞紐,它不是沒有。
- Jan 14 Sat 2017 22:35
印光大師:病重的時候如何發心,如何念佛?
- 唯有放下萬緣,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。一心求佛慈悲,接引往生西方。除此一念外,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別種的想念。好記我語,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。
人生在世,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。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,唯有放下萬緣,一心念南無阿彌陀佛。若氣促,則只念阿彌陀佛四字。一心求佛慈悲,接引往生西方。除此一念外,心中不可再起一絲毫別種的想念。亦不可望病速好,亦不可另起求神求天保佑的想念。有此種想念,便與阿彌陀佛之心隔開了,因此便不能得佛慈加被之力。你要曉得,天地父母,均不能令你出生死輪回,唯有阿彌陀佛,能令你出生死輪回。你若肯放下一切,一心念佛,若世壽未盡,就會速好。若世壽已盡,即往生西方。然不可求病速愈,只可求速往生。求病愈,若壽盡,便不得往生。求往生,若壽未盡,則速得痊愈。往生西方,好處說不盡,較彼生到天上,做天帝天王,尚要高超過無數無量萬萬萬萬倍。你切不可癡心妄想怕死,有怕死的心,就不得往生了。我們在世間,猶如蛆在糞坑裡,囚在監牢裡,苦得了不得。往生西方,如出糞坑監牢,到清淨安樂消遙自在之家鄉,何可怕死?若一有怕死的心,便永遠在生死輪回中受苦,永無出苦的時期了。你若能出聲念,則小聲念。不能出聲念,則心裡默念。耳朵聽別人念,心中亦如此念。又眼睛望著阿彌陀佛(即室中所供的佛),心中想著阿彌陀佛。有別種念起,當自責曰,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種念頭,壞我大事。你若肯依我所說的念,決定會往生西方,了生脫死,超凡入聖。永劫常受快樂,了無一絲一毫之苦事見聞,又何有此種之疾病苦惱乎?倘心中起煩惱時,要曉得這是宿世惡業所使,要壞我往生西方之道,要使我永遠受生死輪回之苦。我而今曉得他是要害我的,我偏不隨他轉。除過念佛外,一事也不念他。那就能與佛心心相應,蒙佛接引,直下往生矣。好記我語,自可速得莫大之利益。(《新編全本印光法師文鈔》卷十二第912頁 示華權師病中法語)
- Jan 14 Sat 2017 00:28
淨土法門:十方三世佛、阿彌陀第一
這個我們可以從《無量壽經》看到,世尊在《無量壽經》當中贊歎阿彌陀佛,稱阿彌陀佛是“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”。釋迦佛這樣的稱贊阿彌陀佛,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,跟釋迦沒有兩樣。釋迦是一切諸佛的代表,釋迦佛這樣贊歎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贊歎,這是我們一定要肯定的。
‘十方三世佛,阿彌陀第一’。這個話不是隨便說的,不是我們修淨土,故意贊歎淨土的,不是的,它是真的。為什麼要這樣的贊歎?這些大經大論裡面講得太多了。蕅益大師《要解》裡頭也說得非常清楚,阿彌陀佛第一殊勝不在實報土,也不在方便土,就是在凡聖同居土。他的凡聖同居土設計得太好了,能令一切業障深重的眾生,能帶業往生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加持,使他得到的受用,修學的環境,等同七地菩薩,所以皆是阿惟越致菩薩。這是十方一切剎土裡頭沒有的,只有極樂世界有,一切諸佛稱贊他。
- Jan 13 Fri 2017 19:03
印光大師:靜坐時可否出聲專持四字洪名?
靜坐宜默持,出聲亦可。一心不亂,在心專注與懇切耳。
問,學人現在於靜坐時,出聲持四字洪名,攝心切念。以心口分明,清楚執持,用耳谛聽之法,稍覺輕安。欲修一心不亂,專行此法,可能達到否?
- Jan 13 Fri 2017 19:02
印光大師:各種念佛方法可否輪換著念?
一心在念,不在念的聲音,何可雲礙?
- Jan 13 Fri 2017 18:58
印光大師:凡誦經,禮佛,念佛,拜忏各佛事,必須身心恭敬
凡誦經,禮佛,念佛,拜忏各佛事,必須身心恭敬。
●學佛之人,夜間不可赤體睡,須穿衫褲,以心常如在佛前也。吃飯不可過度,再好的飯,只可吃八九程。若吃十程,已不養人。吃十幾程,髒腑必傷。常如此吃,必定短壽。飯一吃多,心昏身疲,行消不動,必至放屁。放屁一事,最為下作,最為罪過。佛殿僧堂,均須恭敬。若燒香,不過表心,究無甚香。若吃多了放的屁,極其臭穢,以此臭氣,熏及三寶,將來必作糞坑中蛆。不吃過度,則無有屁。若或受涼,覺得不好,無事則出至空地放之,待其氣消,再回屋中。如有事不能出外,當用力提之,不一刻,即在腹中散開矣。有謂,不放則成病,此話比放屁還罪過,萬不可聽。佛制戒律,未說此事,想古人身體好,又不貪吃,無有此事,故未說。若有,佛必說之。切不可謂佛不說,就應當放,則是自求墮落,佛也難救矣。孔子以聖人之資格,朝於凡夫之國君,將欲升堂,在階下,便不敢大出氣,況入堂面君乎。故《論語》雲:“攝齊升堂,鞠躬如也,屏氣似不息者。”(攝,提也。齊,音咨,與[?]同,衣岔子也。鞠,曲也。屏,閉藏也。息,鼻中氣也。孔子朝君,將升堂,先鞠躬而行。鞠躬,則衣前長,故必提其兩岔,去地約一尺,方不至蹋其衣而跌蹶失儀。嚴肅之極,故鼻中之氣,似乎不出。試看此是何等敬畏。今人比孔子,則相去懸遠。時君與佛,又相去懸遠。放屁與不出氣,又相去懸遠。靜言思之,直大地無容身之處矣,可不極力留心乎。)吾人業力凡夫,在聖中聖,天中天之佛殿中,三寶具足之地,竟敢不加束斂,任意放屁,此之罪過,極大無比。許多人因不多看古德著述,當做古德不說。不知古德說的巧,雲洩下氣,他也不理會是什麼話,仍不介意。光三四十年前,常說此事,後試問之,人不知是何事,以故只好直說放屁耳。唱戲罵人說放肆,就是說你說的話是放屁。凡有所畏懼,氣都不敢大出,從何會放屁。由其肆無忌憚,故才有屁。你勿謂說放屁話,為不雅聽,我實在要救人於作糞坑之蛆之前耳。
- Jan 09 Mon 2017 19:56
念佛之人現世安穩利樂臨終往生淨土
1晝夜常得諸天神將並諸眷屬隱形守護
不管白天夜裡,這些天神,乃至鬼神,有些大力鬼呀,他們都會護持念佛行者。天神,或者下屬的這些將軍,乃至鬼神之類以及他們許多的眷屬,都會來守護聞說阿彌陀佛名號、虔誠念佛的人,就像現在講的第三十七大願“歸依感動人天願”中的“天”,主要指鬼神,也包括諸天神將。
- Jan 06 Fri 2017 22:14
當代念佛感應紀實82例
- Jan 06 Fri 2017 20:09
淨土法門:佛來接你的前幾天會來給你送信息、跟你約定時間
釋迦佛用他的真實智慧,見性的人,智慧現前,像惠能大師一樣,他老人家的報告裡頭說,“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”,只要你見性,見性怎麼樣?自性本來具足無量智慧。無量智慧是世出世間一切法過去、現在、未來完全明白、通達明了,沒有絲毫障礙,它就現前,諸佛所說一切經典,沒有一樣不通達,你不問,他不現;你問他,他頭頭是道,他給你說出來,你把它記下來,跟釋迦牟尼佛講的一模一樣,“佛佛道同”,智慧一樣,德能一樣,神通一樣。
阿彌陀佛可以說,時時刻刻當中沒有間隔的、沒有停止的化無量無邊身,干什麼?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念佛功夫成片的人,接引他來往生。念佛功夫成就,佛不來接你,你不知道極樂世界在哪裡,一定要等他來接你,他決定會來。而且前幾天會來給你送信息、跟你約定時間。這個例子很多,把確切的時間告訴你,哪一天幾點、幾分來接你,到時候佛真現前,你就跟他走了。一點懷疑都沒有,這些事情我們要相信,不能有絲毫懷疑。有絲毫懷疑,我們錯了,我們對佛不恭敬。要把“貪嗔癡慢疑”連根拔除,最重要是對佛決定不懷疑,對極樂世界決定不懷疑。
- Jan 05 Thu 2017 19:59
定弘法師:滅罪斷煩惱,念佛最有效。
最後還有十來分鐘的時間,給大家講講最後一個小題目,這「一向專念」裡面特別講到,「滅罪斷煩惱,念佛最有效」。怎麼消罪業,怎麼斷煩惱?這是很多同修在關心的問題,很多同修都覺得自己業障重、煩惱多,想克服都克服不了,想消業障也消不了。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人,業障重到什麼程度?明知道自己那個煩惱、那個習氣不對,應該放下,它怎麼就放不下,甚至無數次的在佛前忏悔,「不行,佛菩薩,我下次再也不去干了」,後來又干,真是這叫業障深重。很多年前我就請教過師父這個問題,那時候我還在澳洲教書,有一次上圖文巴,因為昆士蘭大學是在布裡斯本市,到圖文巴要開車兩個小時。上了淨宗學院跟師父吃午飯,吃完午飯,我就把一直困擾我的一個問題向師父請教。我說師父,弟子是覺得業障很重,煩惱習氣總是要忏悔,但是忏悔完了之後又犯,又向佛菩薩表態說下次我發誓不干了,不能再犯了,結果後來又犯。我說,因為師父講經說,你發願了之後又不去履行你的願,那就是欺騙佛菩薩。我說師父,我這是不是屬於欺騙菩薩?我這還是不是真干?我問得是很真誠的,我問完之後連眼淚都掉下來了,挺慚愧,真的就覺得挺對不起師父的諄諄教導,沒有認真干。結果師父非常慈悲,他說了一句話,讓我覺得整個內心都溫暖了,好像得到光明。他說,你這樣就是真干。我聽了之後眼淚嘩嘩往下流,就感覺到佛菩薩就這麼慈悲、包容。我們這罪惡生死凡夫一次一次的造罪業,造了無量的罪業,但是佛菩薩,你只要肯回頭,佛菩薩說你都可以,真的,你只要回頭就是好孩子。
但是我們還是要面對一個現實問題,我們確實還是想回頭,但怎麼回頭了之後又掉過頭還去干?這是什麼?無始劫來的習氣。你沒有斷見思煩惱、沒證阿羅漢之前,你那些貪瞋癡慢的根就沒斷,遇到緣它還會起現行,這很現實的問題。我們怎麼才能消業障、滅罪斷煩惱?我們怎麼能夠保證我們雖然見思煩惱一品都沒斷還是能往生西方?這往生西方不僅出三界了,還是出十法界。一般法門你要出三界得斷了見思煩惱,根都得斷。現在我們真的斷煩惱沒有信心,斷不了,那三界六道能出去嗎?幸好有這個念佛法門,即使你煩惱一品都沒斷,甚至你還有很極重的惡習氣,可是念佛求生淨土可以救你。為什麼這麼講?這道理要明白,黃念祖老居士《大經解》裡面引用了一段話,是《游心安樂道》這部書裡頭講的,說「無始惡業,從妄心生;念佛功德,從真心起。真心如日,妄心如暗(黑暗)。真心暫起,妄念即除。如日始出,眾暗悉除」。這什麼意思?說我們無始劫來,生生世世無量劫造的這些惡業,從哪造的?從我們妄心造,真心沒有罪業,真心本來清淨,所以你造罪業都是妄心,因為你有妄想分別執著。
- Jan 05 Thu 2017 15:42
慧淨法師:往生到極樂世界後,我和法師的果報會一樣嗎?
問:入報土是淄渑一味,可是報土中是不是仍有一些差異?舉例說,我們在場的人都是信佛智,一向專稱,這樣往生到極樂世界後,我和法師的果報會一樣嗎?
答:你和善導大師的果報是一樣的,而且是馬上。昙鸾大師說:「願往生者,本則三三之品,今無一二之殊。亦如淄渑一味,焉可思議!」
- Jan 04 Wed 2017 20:19
淨土法門:壽命是怎麼延長的?
至心求願,積累善本,雖一世精進勤苦,須臾間耳。時間很短,這一世幾十年,一彈指就過去了。我二十六歲接觸到佛法,今年九十一。壽命,我相信我沒這麼長的壽命,壽命是怎麼延長的?甘珠活佛告訴我,學佛之後發心講經教學,這個功德延長了,我想想也很有道理。所以你修得好,修得不錯,可以做別人的榜樣,往往阿彌陀佛就留你了,勸你多住幾年,度化眾生。像海賢老和尚,他延壽延得長,一百一十二歲走的。二十歲出家,師父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囑咐他一直念下去,他老實、聽話、真干,這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,從二十歲念起,到一百一十二歲往生。這是我們看到的,我們在光碟上看到的。老和尚的生平,他的弟子把它寫成傳記,我也讀過。在這個時代,大家都認為念佛法門是迷信,不容易接受,他來給我們做證明,一句佛號念到功夫成片,念到事一心不亂,念到理一心不亂,九十二年不是短時間。
- Jan 04 Wed 2017 15:43
印光大師:心地若開,何愁不會作文
時局不靖,汝父歸來,即速送汝歸家。切不可學癡人,謂汝父無愛汝之情。須知此真愛汝之心,而且是我教他如此,汝須善體我意。汝一女人,要學什麼大派頭文字,欲更拜一文學大家之老師乎。我教汝一個最簡便法。汝每日至誠念佛,並念觀世音,求佛菩薩加被汝業障消除,善根增長。果能如此,則一看古人之書,即可知其道理,得其文法,固無須特拜師學文也。一切經,一切書,都是文。心地若開,何愁不會作文。心地不開,縱學也無大成就。汝能志誠,不但通文,兼可生子。何以故,女人以有子為榮。雖汝夫厚道,不以介意,然終不若有子,為能滿其娶妻之願。普門品雲,若有女人,設欲求男,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,便生福德智慧之男。我不久要死,以汝又是徒弟,又是徒孫,故我為汝計者,皆在大體統上。汝須善體我意,汝自然一生受用不盡。
《印光法師文鈔續編(上)》:“與黃周福純女士書”
- Jan 04 Wed 2017 15:30
淨土法門:要學瑩珂法師畏地獄苦,一心一意向往極樂世界
像瑩珂法師那個例子,阿彌陀佛告訴他,你的陽壽還有十年,十年之後我來接引你往生。瑩珂法師很聰明,求阿彌陀佛,我十年壽命不要,為什麼不要?他的根性不善,煩惱習氣很重,禁不起外面誘惑,他說如果還有十年壽命,那十年受外面誘惑墮落,恐怕往生的機會就沒有了,所以現在就去。阿彌陀佛答應他了,跟他約定,三天。好,三天好,三天之後接他往生,他把寮房門打開,告訴大家,他見到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跟他約定,三天之後來接他往生。廟裡頭沒有人相信,因為他不守清規,常常犯戒、破戒,不是一個老實修行人。
為什麼他關著門,念了三天三夜,把阿彌陀佛念來?那是自己清清楚楚知道,自己造的罪業,死了以後必定墮地獄,想到地獄苦,害怕。那個時候一心念著,就不想墮地獄,求阿彌陀佛帶他往生,他是真心祈求。所以念佛要真誠心、要清淨心、要恭敬心,你能用這三種心念佛就有效。
- Jan 02 Mon 2017 15:19
淨空法師:只要念了聽了看到佛名、經名 即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
淨空法師:只要念了聽了看到佛名、經名 即使千萬劫後畢竟因斯度脫
- Jan 02 Mon 2017 15:03
淨土法門:不能堅持每天念佛,也屬於自己的業障嗎?
請問不能堅持每天念佛,屬自己的業障嗎?應如何克服?
淨空法師答:這確實是自己業障,克服一定要靠自己,用什麼方法把自己的道心激發出來,各人的緣分不相同。但是多分來說,如果你真正知道地獄苦,真正知道現實生活苦,這個地球現在社會動亂、災難頻繁,你還有興趣在這裡多住幾年嗎?如果你真正了解,像我我不想住了,為什麼?現在住在這地球上過的日子不是人過的。你說怎麼不是人過的?頭一個飲食,我們每天所吃的、所喝的水都有毒。吃肉食的,你去看那些動物怎麼長大的?植物,植物現在科學家把基因都改變了,雖然長得很好,樣子好看,不是味道。農耕,嚴重的農藥、化肥,所以農民自己他不吃,他自己吃的,他是另外種一小塊,自己吃的。這些用農藥化肥,他都賣市場,他曉得那個毒很重,但是他會不會中毒?我相信他會。為什麼?他把毒全賣去毒別人,這個果報不好!你害人,最後必定你自己要遭果報。
- Dec 17 Sat 2016 19:29
印光大師:怎樣勸親屬念佛?
勸人念佛修行,固為第一功德。而不勸父母,自己修持,便失真實孝親之義。故下而妻子兄弟,上而父母祖妣,皆當勸之。一則可悅親心;二則一人念,未生信心之人,便覺無有興趣,由多人念,則便覺有興。勸時不可強制令行,按牛頭吃草,萬萬做不得。
- Dec 17 Sat 2016 00:41
一個普通老百姓念佛發動三昧真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