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老法師說,在《了凡四訓》裡面,有所謂「陰」跟「陽」,「陽善」跟「陰德」。凡是行善的,人家都知道,這叫「陽善」。行善,「為善而人不知,則為陰德。」那麼「何謂陰陽」呢?這一條很重要。古聖先賢都教我們要積陰德,老法師就跟我們開示,什麼叫「陰德」?什麼是「陰德」?凡是「為善而人知之,則為陽善」。你所做的事情善行,大家都知道,人家都贊歎你,贊歎就是福報,政府表揚,送個匾額給你掛著,你是好人,你做了很多好事,果報都報掉了。「為善而人不知,則為陰德。」所以諸位要曉得,無論做多少善事,不必讓人家知道,則善果永遠都積在那裡,而不求現報,這個叫積善。別人知道了,善就積不住了。隨修隨報,到後來一點善果都沒有,反而造了很多的惡,惡慢慢積,愈積愈多,後果就不堪設想。
《了凡四訓》裡面說了,「陰德,天報之;陽善,享世名。名,亦福也。名者,造物所忌;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」,多怎麼樣?必有奇禍,「多有奇禍」。「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,子孫往往驟發,陰陽之際微矣哉。」這一段是《了凡四訓》裡面的經文。陽善享世間的名聲,有名聲也是福報。現在我們講知名度,知名度就是名,人貪名好名,名也是福報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