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晚上,林師兄來電告知消息,在深山大聲念佛感得殊勝佛光,拍下並做成光碟,叫我有空過來取,並先用QQ傳發給我。

簡單介紹一下,林師兄是我們當地善根深厚、非常真誠非常精進的念佛居士,40歲左右素食已經10多年;經常為人助念、幫助老人往生淨土;經常組織居士放生,在市場上買物放生時高聲念佛,盡管周圍有人難以理解,但也為他們心裡種下了佛號的種子;出門隨身帶包,包裡裝著佛書善書或佛教流通光盤,逢有緣人就送……在他的影響下,不少人走上了學佛的道路,在縣城念佛的居士也越來越多。

所以這次聽到佛光瑞相的消息,我也不覺得奇怪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廣東省梅州市平遠縣念佛居士  2014年9月3日

下面是林師兄QQ上發來的文稿(我適當作了整理):

南無阿彌陀佛!真神奇太不可思議了!農歷2014年7月29日(農歷七月三十日,為地藏菩薩聖誕日,今年農歷七月沒有三十日,根據佛教歷來習慣,二十九日即當做三十日看待)也是地藏王菩薩聖誕日,我與幾位佛友在深山游玩念佛時,無意中拍到無比殊勝的阿彌陀佛現瑞佛光,奇怪的是佛光真的是無有障礙,直接穿透樹葉,現出五彩紛呈的亮麗佛光,把樹葉庶蓋的無有痕跡,假如當時有一塊木板或鐵板也一擋不住,我想一樣會穿透過來。按常理來說,普通光或日月之光連一張紙都穿透不過來——所以(經中說)真正見證了阿彌陀佛無礙光。彼佛光明無量,照十方國,無所障礙,故名阿彌陀(攝受性),阿彌陀佛無礙光能穿透牆壁高山等質礙之物,即眾生無明煩惱亦不能障礙。無礙光消解吾輩凡夫的煩惑,猶如陽光化解堅冰。

佛告阿難:阿彌陀佛威神光明,最尊第一。十方諸佛,所不能及。遍照東方恆沙佛剎,南西北方,四維上下,亦復如是。若化頂上圓光,或一二三四由旬,或百千萬億由旬。諸佛光明,或照一二佛剎,或照百千佛剎。惟阿彌陀佛,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。諸佛光明所照遠近,本其前世求道,所願功德大小不同。至作佛時,各自得之。自在所作,不為預計。阿彌陀佛,光明善好,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。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。是故無量壽佛,亦號無量光佛,亦號無邊光佛、無礙光佛、無等光佛,亦號智慧光、常照光、清淨光、歡喜光、解脫光、安隱光、超日月光、不思議光。如是光明,普照十方一切世界。其有眾生,遇斯光者,垢滅善生,身意柔軟。若在三途極苦之處,見此光明,皆得休息,命終皆得解脫。若有眾生聞其光明威神功德,日夜稱說,至心不斷,隨意所願,得生其國。

前些日子(間隔好幾個整天)我又與幾位佛友跑到崇山峻嶺之間厲聲念(喊)佛了。幾個男高音合起來的念佛聲威力震蕩四周山谷,聲音直傳九霄雲外的感覺!那種心情無比的舒暢NN快樂!

我最喜歡無拘無束在崇山峻嶺之間厲聲念(喊)佛了,佛號音聲晌徹四周山(谷)河大地及大自然晌應的佛號回音聲轉了一山又一山,讓無量無邊有形無形眾生都播下成佛的種子,甚是震撼和法喜且有時久念不累越念越想念……

高聲念佛誦經的十種功德

《業報差別經》:高聲念佛誦經,有十種功德。一能排睡眠;二天魔驚怖;三聲遍四方;四三途息苦;五外聲不入;六令心不散;七勇猛精進;八諸佛歡喜;九三味現前;十生於淨土。

白話:高聲念佛誦經,有十種功德。一能夠排遣睡眠;二天魔驚惶怖畏;三音聲遍及十方;四三途(血途、刀途、火途)中止苦患;五外面的音聲不會進入;六令心不散亂;七勇猛精進;八一切佛歡喜;九佛法正定現;十往生淨土。

讀這段文,可知印祖徹證文字三昧。

念佛雖貴心念,亦不可廢口誦;以身、口、意三,互相資助。若心能億念,身不禮敬,口不持誦,亦難得益。世之舉重物者,尚須以聲相助,況欲攝心以證三昧者乎?所以大集經雲:“大念見大佛,小念見小佛”。古德謂:“大聲念,則所見之佛身大;小聲念,則所見之佛身小”耳。而具縛凡夫,心多昏散,若不假身口禮誦之力,則欲得一心,末由也已!

這段文是說:念佛不可單靠心念,必須身口意三業互資,方能得益。宜參閱“念佛三昧寶王論”(唐.飛錫大師著)中明“高聲念佛”義。茲節錄而略釋之如次:“問……默念泉澄,三昧自至。何必聲喧裡巷,響震山林,然後為道哉?”

問意謂:念佛,只要默念,如泉澄清,則三昧自至;何必大聲稱揚,聲喧裡巷,響震山林呢?“對曰:誠如所問。聲亦無爽;試為明之:何者?夫辟散之要,要存於聲。聲之不厲,心竊竊然,飄飄然,無定;聲之厲也,拔茅連茹,乘策其後;畢命一對,長謝百憂;其義一也。”

答曰:所問,初聽、覺得很有道理,故雲“誠如所問”。──夢東禅師雲:“一句彌陀,攝心默持;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”。“聲亦無爽”以下,是說明出聲念佛,容易攝心。以高聲念佛,很容易把散亂心收攝起來;可知出聲念,大有益處,故雲“聲亦無爽”。

次明出聲念之益,故雲“試為明之”。其益有二:一、卻除散心之要,“要存於聲”;取其能解除昏沉、散亂二病故。二、聲之不厲,其心則“竊竊然、飄飄然,無定”;取其能成定心故。只此好處,須以五事證成:

一、若厲聲念佛,如“拔茅”草,“連”根(“茹”)拔起;“乘策其後”,即“隨之而起”;謂用猛力拔除茅草,便能連根隨之拔起。“畢命”,猶雲“盡力”。盡力一聲,一切煩念,霎時頓消,故曰“長謝百憂”。

“近而取之;聲光所及,萬禍冰消;功德叢林,千山松茂;其義二也。”

二、謂念佛的聲光所到之處(“報恩論雲:佛聲所到之處,即是佛光所照之處”),一切惡鬼皆悉遠離,故雲“萬禍冰消”。可謂“功德叢林,千山松茂”此二句,顯聲之勝益。

“遠而說之:金容熒煌以散彩,寶華浙瀝而雨空;若指諸掌,皆聲致焉;其義三也。”

三、古時有高聲念佛,見諸瑞相。“金容散彩”,佛現妙相也。“寶華雨空”,天人散華也。──如:唐.懷感大師,精修念佛,感化佛現金色光;道綽大師,一生念佛,臨終之日,眾見化佛住空,天華如雨而下。

“如牽木石,重而不前;洪音發號,飄然輕舉;其義四也。”

四、如牽木石然,一人先唱,多人後赓,轉重為輕,聲之助力也。——這就是印祖所謂“世之舉重物者,尚須以聲相助”之義。

“與魔軍相戰,旗鼓相望;用聲律於戎軒,以定破於強敵;其義五也。”

五、喻如戰門,兩陣相向,勝負未分之際,若一方面,用聲律以作戎軒,必能破彼強敵也。或眾聲吶喊,或金鼓並震,皆“律軒”意。

 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凡夫 的頭像
    凡夫

    凡夫

    凡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